初春盛夏的風情,明年再尋它吧!
秋夕風涼,打了一個噴嚏,回神。
四季的更迭,就好比去掉老廢的角質般,去了又來,來了又去。
去掉角質的臉龐皎潔如光,
層層疊疊的時光列車呢?
我看見雲隙的微光乍現,那不是盛夏的驕陽,那是2008初秋之光。腦袋晃了晃,試圖清醒著昨夜餘留的惺忪。每日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儀容,準備上班。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例行公事,除了生病、心情不佳…等不可抗力的緣由外,每天好像都是這樣地重新溫習一遍。
百業蕭條是最近的大事記,不過和高官貪污等不法情事比較起來,好像又顯得那麼微不足道。打開電視頻道那些狗屁倒灶的拉雜事,盡其所能的一再重覆,毫不厭倦。可以確切的是,我正在參與歷史事件的進程,雖然這倒不是極為光采。
不只是台灣,放眼全球的世局,可說是政經一片混亂哀嚎。美國的小布希,日本剛下台的福田康夫,泰國政權的搖搖欲墜,韓國人民的街頭吶喊。北京奧運遺留下來的是短暫經濟榮景的泡沫,還是需耗費十年才能償還的龐大負債?古希臘奧林匹亞的運動競賽,傳達的是虛華奢侈的光影點妝,還是以「人」為中心的運動家精神?
在中國因「百家論壇」的興起,坊間盛行著閱讀四書五經。中國逐漸放下了對於馬列思想的堅持不悔,重拾起「以儒為貴」的傳統中國文化思想。在台灣「單車自由行」的生活蔚為時尚潮流,以往追求騎乘機車的高速快感,由自行車的慢活悠閒取代。這些是不是也代表著人們在追求華麗虛榮的背後,更渴求「以人為本」的心靈想望?
在追求活在當下的開心之餘,是否也應想著為何而活的存在意義?
存在主義學者羅洛梅說:『生活於焦慮年代中的現代人,少數的福祉之一,乃是他必須被迫去思維並追問自身存在的理由。』
1929年的大蕭條,來不及參與。
2008年的大蕭條,我是參與者之一,在苦日子的氛圍中,我的存在又代表著什麼意義?
這是我一直想追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