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一直以來對於知名的成功人士,不管是專精何種領域,都相信著這些種種…,必定是天份+努力得來的成果吧。然而,本書提供了一些與過往論證相異的種種思維去探討「成功」這一件事。
馬太效應
在加拿大曲棍球的年齡分級界線,是只要在當年的1/1~12/31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屬於同一個年齡組,所以在年頭出生的人,無論在體型或心智成熟度上會比年中或年尾的同齡生來的相對的優勢。
因為佔有優勢進而表現突出,就會有更多的練習及教練細心指導的機會。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說;凡是有的,還加給他,使他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所以,在加拿大表現傑出的曲棍球年齡,經過統計幾乎都在1~3月間出生的。正如社會學家所言,成功是「優勢累積」的結果。
我個人認為優勢的累積的確是造就成功的關鍵因素,不論是家庭背景、父母教養、社會文化等。此書於後面的章節亦有針對此種種因素作一探討。也無怪乎中國人相當重視門第之見,這社會也變的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M型社會了!當我們在對貧困者、弱勢者伸出援手之際,有沒有那麼一剎那地自覺,其實我們今天可以站在這個位置幫助別人,只是我很幸運的生長在一般家庭或者可以擁有一些機會,讓我可以藉由優勢的累積來展現自我並在社會立足呢?
突然覺得~或許,人出生就已經決定這一生的命運了。
一萬個小時的錘鍊
如果想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高手,至少要練習到某一種程度。而一萬個小時就是一個關鍵點。在本書中舉出了披頭四、比爾蓋茲…等相關案例。
披頭四在未成名前曾經接獲漢堡的演出機會,雖然是一間脫衣舞夜總會,卻需要8小時不間斷的表現,也因為如此披頭四也累積了1200場現場演出的經驗,讓他們在日後發光發熱。
而比爾蓋茲呢?在那個電腦不普及的年代,他就讀的湖濱中學卻有分時系統的終端機,讓比爾蓋茲有機會可以加以研究程式的撰寫,又因後來的種種機會加諸在一起,讓他獲得盛大的成功,比爾蓋茲曾說:我是個非常幸運的人。的確,在以前那個年代成功的機會要來的比現今的世界多上許多。
本書在之後也有提到一些國家文化、天份智商、父母教育…等的種種討論。但我個人認為此書提出的論點最重要的是一萬個小時的錘鍊。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逆光飛翔,裡面的男主角是一位視障者他喜歡彈鋼琴,最後他克服心魔,站上屬於自己的舞台發光發熱,而其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小就喜愛音樂進而不斷地練習,待他成功的那一刻,我相信也有累積經驗一萬個小時了。所以,他會成功!而另一位愛跳舞的女孩呢?她也站上屬於自己的舞台了,但是結果卻不如人意,他只好打道回府一切重新開始。因為,他中途中斷了自己的跳舞生涯,還沒有累積所謂的一萬個小時,所以她必須累積一個程度後才能再重新回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也許,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包含的因素很多,但我仍然堅信努力是一切的基石,不努力就算機會放在你掌心,也會讓它匆匆溜過!
依據一萬個小時法則,若每日針對自己喜歡的事物花費3小時,須花費十年才可以成功!雖然我即將踏上不惑之齡,但人生70才開始,連80歲的石原慎太郎都可以毅然辭掉東京都知事的職位,登高一呼的重組政黨,並計劃於90歲前再出二本電影劇本。
我,應該沒有理由卻步,讓我奮力的向未來邁進吧!
留言列表